一、行业发展现状
1.产业现状
(1)行业发展总体情况
202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极度低迷,叠加新冠疫情影响,使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处于深度调整的状态,目前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预制工厂的热潮已经结束,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和代价开始逐渐显现。
企业数量和产能规模改变了前几年快速扩张的发展势头并开始缩减,预计全年预制构件的总产量下降幅度达10%左右,是近十年PC构件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首次产量下降。
(2)规模以上或主要企业数量、产业规模和区域分布情况
2022年规模以上的PC企业基本保持稳定运行状态,产量居前30位的预制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其预制构件企业数量在300家左右,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60%以上;产业规模较大的城市依然是上海和北京,预制混凝土构件年产量在200万立方米左右;深圳、青岛、成都等预制装配市场发展势头较好,全年产量保持平稳小幅增加。
其他大中城市和中西部地区PC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新投产的PC企业运营举步维艰,预计未来3年有超过一半的中小型预制工厂将要消亡、退场或转型,行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需要一个持续培育过程。
(3)主营业务收入/总产值及盈利情况
2022年,全国建筑和市政领域预制混凝土构件产品总产量估计在2500万-3000万立方米,总产值1000亿元左右,盈利情况相对较差,利润率预计在1%-3%,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下降。
(4)市场情况
从全年市场走势分析,我国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依然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工业化部品和建筑构配件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许多项目受疫情影响造成工期拖延和效率降低,销售情况较前年有所下降,产品价格也因竞争加剧一路下滑至成本线,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本经营的现象。
市政基础设施类构件市场发展相对平稳有序,盾构管片、预制桥梁、预制管廊及管道构件等预制装配化发展潜力较大,呈后来居上趋势,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投资和在施工程也受疫情影响延期现象比较严重,造成预制构件市场订单下降或库存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销售指标实现和现金流稳定。
2.行业集中度
依据CCPA预制构件分会多年的调查统计分析,近五年我国建筑构件产量显著增长,市政构件产量也有了稳步提升,造就了一批综合类预制企业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壮大,形成了我国预制构件行业的第一方阵集群,这些企业的产量合计约占10%的市场份额,就行业集中度而言并不算高。
头部预制企业实力明显提升,十强预制企业的产量和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上海建工构件已超过60万立方米,前十名均超过20万立方米;与五年前十强企业的构件产量相比增长了200%左右,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300%左右。
十强企业的分布:华东区4家、华北区3家、东北区1家、华南区1家、西北区1家,几乎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核心城市,北京和上海的十强预制企业占总数的40%。
预制混凝土构件十强以经验丰富的传统构件企业为主,几乎都是具有很强的本土化和专业化资源优势。典型的综合类预制企业有上海建工、北京榆构、青岛新世纪、建华建材、西安凝远、吉林亚泰等,建筑类预制企业以北京燕通和深圳有利华为代表。
2022年预制构件重点企业调查尚未完成,从部分调查信息分析产量位居前30的企业除排次变化外,总体产量和经营质量较2021年会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叠加疫情影响造成开工不足。
3.科技创新情况
(1)本年度行业技术进步情况
2022年度预制混凝土构件会员单位积极申报CCPA混凝土科技奖,北京燕通和上海建工材料均获得科技创新类二等奖一项。
(2)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省市级、行业级)数量
截止2022年底,初步统计预制构件分会会员单位的国家级、省市级、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约20个,本年度有5家企业参与申报国家“十四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
(3)年度主要创新成果(鉴定的成果)
2022年度构件分会协助CCPA申办科技成果鉴定1项。(天杉高科155m混凝土——钢混合塔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年度制修订的新标准
①2022年申请立项并获批5项协会标准: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用金属拉结件应用技术规程、闪光对焊箍筋应用技术规程、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装配式建筑构件用预埋吊件应用技术标准、3D打印混凝土预制构件。
②完成2项协会标准编制,其中TCBMF 171-2022 TCCPA 30-2022《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外墙板》发布实施。
③完成协会《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用非金属连接件应用技术规程》。12月28日召开标准审查会,专家组全部投赞成票,一致认为本规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年度重要工程的应用情况
(1)北京预制院和北京榆构有限公司完成了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项目的清水混凝土看台专项设计、生产和安装的高质量建造项目。
(2)北京预制院和吉林亚泰集团完成了大连梭鱼湾足球场清水混凝土看台板专项设计优化和构件制作任务。
(3)北京预制院和建华建材合作完成了中恒建设大厦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的专项设计和构件制作任务。
(4)上海建工材料和上海城建物资两家单位完成了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装配式水池关键技术研究和大型预制构件生产示范项目。
二、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装配式建筑和预制混凝土构件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策引导、推动。目前,预制构件行业依然依赖规模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存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度不够、企业创新主体和市场竞争机制缺失的问题,高质量发展缺乏科技创新和市场开发的动力源。
另外,企业层面的管理创新缺失问题也非常突出。近年,建筑工程类构件市场发展较快,产品集中在梁、板、墙、柱及配套构件等方面,虽然规模较大,但由于普遍存在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管理不到位和各自利益存在矛盾,造成装配式建筑的提质增效目标一直差强人意,光靠预制构件企业自下而上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低价竞争、效率不高、质量低劣等普遍性问题。
三、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依然是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政策驱动将逐步转化为市场主导。装配式建筑建造方式将从建筑工程领域逐步推广应用到市政、交通、水工等大型基础设施领域。装配式建筑将逐步实施真正意义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或全过程咨询管理,回归高质量建造目标。
预制企业的产品、管理、商业模式等向多样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趋势初步显现,立足于区域细分市场和专业化管理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确立,预制混凝土工厂必将回归具有中国本土化和专业化特色的“工业化定制”时代。
对于各区域有实力的大中型预制企业未来发展,需要依靠细分市场、产品拓展、产能提升、信息管理等综合竞争优势实现成功突围,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研发设计、产品制造、施工安装等专业一体化预制混凝土公司或装配式建筑一体化产业公司。
对于中小型预制工厂的转型发展,需要匹配必要的产业链细分市场资源和精细化管理手段,以“专、精、特、新”的产品制造基地作为发展目标,立足本土化、专业化的经营理念,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